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根据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国教督办〔2016〕3号)《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8〕17号)和《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8年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工作的通知》(苏教高函﹝2018﹞18号)等文件要求,学校认真对照评估指标,结合实际办学情况,切实做好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自我评估。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一、历史沿革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江苏省暨淮海经济区第一所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始建于1984年12月,校名为江苏省徐州幼儿师范学校,2005年11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徐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2011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二、发展成就
2011年4月升专以来,学校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围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宗旨,按照“校有特色、教有特点、学有特长”的办学理念,围绕“迈上新台阶,建设新徐州”,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全员就业为导向,形成了以师范教育为主体,非师范教育为补充,艺术教育为支撑,幼教集团为依托的办学格局。
教师教育工作方面,2011年10月学校作为唯一一所专科学校,在全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2012年9月出席了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2013年7月中国教育电视台对我校作了“幼儿园来了男老师”和“幼儿入园还难吗?”两期专题专访。
专业建设方面,2012年4月学前教育专业成为教育部、财政部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重点建设专业;2012年8月学前教育专业群(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英语教育)成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群;2015年6月学前教育专业成为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工程A类项目;2016年9月“卓越幼儿园教师实践与创新能力提升实训平台建设项目”获得省级立项;2017年4月学前教育专业顺利通过江苏省示范认证;2017年9月特殊教育专业入选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项目。
人才培养工作方面,学校2014年11月“卓越男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获得教育部立项;2015年4月顺利通过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4年5月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二十多家媒体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办人民满意教育”宣传活动中,集中对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了采访报道;2017年7月学校教学成果“塑造阳刚儒雅之质,促进教育生态平衡”,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职前职后培训工作方面,2011年5月学校成功竞标教育部幼儿园骨干教师国培项目,几年来先后承担了“示范性集中国培”、“中西部国培”等112项国培省培任务,成效显著,在教育部国培网络匿名评估中名列前茅;2012年4月学校成功承办了“联合国儿基会——教育部幼儿园教师培训经验交流会”;2015年1月学校通过竞标,成为教育部幼儿园教师培训课程国家标准的研制单位;2017年学校成为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研制单位。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中国书法特色学校、全国师范院校书法教育教学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德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艺术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社会尊师重教”先进集体、江苏省“巾帼文明”示范岗明星岗、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第二部分 办学基础能力
学校以专业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提升了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有效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优先保障教学投入
学校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经费保障教学,政策激励教学,科研提升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良性机制。
学校位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洞山、碧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85361.5平方米,建筑面积171589.94平方米。拥有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教学楼、实训中心、艺术中心、培训中心、图书馆、体育馆、餐厅、浴室等教学与生活用房。拥有多功能演播厅1个、音乐厅1个、多功能报告厅4个、录播厅4个、网络多媒体教室108间、计算机1661 台及钢琴777架。教学行政用房74385.62平方米,生均17.97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644.44万元,生均8802.99元。图书馆藏书43.93万余册,专业期刊346种,电子图书380GB,购买了万方、中国知网与读秀学术搜索等数据库。
学校经费主要来源地方经常性财政拨款和专项经费,其中经常性拨款用于学校日常运转,专项资金用于学校基础建设和设施设备添置。部、省转移性资金主要用于学生奖助学金、免费师范生教育、专业建设、实训室建设等项目开支。2017年学校通过各种财政渠道获得的经费收入为9690.55万元,折合生均经费为23407元。
学校通过争取政府支持、自筹经费、银行贷款和吸纳社会资金等方式,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确保教学经费开支。根据教学运行、教学基本建设、教师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四优先” 的原则编制经费预算,日常教学运行、教学研究与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室建设等方面投入,有了较大提高(参见表1)。
表1 近两年教学经费支出统计表(单位:万元)
年度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日常教学经费 |
243.49 |
187.26 |
327.83 |
教学改革研究支出 |
113.627 |
211.55 |
265.65 |
师资队伍建设经费 |
154.607 |
98.90 |
198.61 |
图书采购经费 |
48.834 |
42.33 |
45.20 |
教学设备采购经费 |
348 |
353.97 |
385.19 |
合计 |
908.558 |
894.01 |
1222.48 |
二、全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在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中设立十三五信息化专项规划,明确了“一张网、三中心、四平台”的建设目标。建设中,为满足信息化教学的需要,学校教室均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现有教学用教学用机房6间、专业计算机机房3间、教育技术实训室1间、智慧教室1间、录播教室4间,满足了现代教育技术综合实训及翻转课堂实时录播的需要。2016年学校在建成的1000M主干网、100M到桌面的有线网络基础上,集中资金大力推进校园无线网络建设,实现了无线网络教学区域全覆盖,班班通有线网络、人人通无线网络的网络硬件环境。
2017年,学校智慧校园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师生数据互联互通,多业务系统实现单点登陆,师生身份实现统一认证。学校着力发展移动端应用,在腾讯企业微信平台上,满足师生在校各类服务需求。建有考试在线报名、(体育)俱乐部签到、校园随手拍、跳蚤市场、失物招领、校园咨询、校园备忘、校园投票、问卷调查、校园问答等十余个轻应用。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建设师生一站式服务大厅的要求,学校完成流程平台的搭建,利用一站式服务信息门户和企业微信,在PC(计算机)端和移动端(手机、ipad等)提供服务师生的在线流程,逐步实现网上办事一站式服务。
三、加强实训实验室建设
学校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在打造实践基地品牌的同时,加大了硬件建设,新建了培训中心、艺术中心、报告厅、音乐厅等多功能场馆,新建了大型3D仿真实训室、录播室等91个实训室。截至2017年9月底,校外有实习实训基地133个,创业孵化基地5个,校内有科学教育实训室、幼儿活动模拟室、智慧教室、语言教育活动实训室、教玩具实训室、儿童创意手工实训室、儿童扎染蜡染实训室、儿童陶艺创作室、儿童行为观察室、心理治疗室、蒙氏教育实训室、奥尔夫音乐实训室、0-3岁早期教育实训室、婴幼儿保健实训室、感觉统合实训室、作业康复实训室、动漫实训室、3D模拟实训室、MIDI音乐制作教室等实训室48类,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达17016,生均4.1。
第三部分 “双师”队伍建设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按照“内部培养、限期提高、外部引进、专兼结合”的思路, 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制度,加强教师梯队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优秀师资队伍。
一、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62人,校内专任教师231名,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96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47.19%,硕士及以上学历或学位人数为150名,占64.94%。生师比达到17.92:1。学校还聘请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等一批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
学校加强内培外引,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提升教师团队水平。近三年引进正高级职称博士11人,硕士12名。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900余人次;现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50人,另有32名教师正在攻读博、硕士学位。
实施“名优教师培养”计划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大力开展专业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工作,实施“青蓝工程”,已建立起省、市、校三级人才梯队。
二、提升“双师”教师比例
学校制定并实施了《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管理办法》(徐幼组人〔2014〕9号),对不同类别的专业教师赴行业一线实践锻炼的时间、形式、内容、任务、待遇等, 做出明确要求。加强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加快“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基地,分类开展“双师”培养,将双师素质培养纳入职称评审条件。学校现有135名专业骨干教师考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或行业资格证;近三年由学校选派26名教师赴相关行(企)业一线顶岗锻炼。目前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教师共163人,比例达70.56%。
三、打造混编教学团队
学校重视专兼混合的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兼职教师的名师引领作用,围绕专业和课程组建起了25个混编教学团队,在课程方案修订、教学研讨、课题共建、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师范类专业从幼儿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等聘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非师范类专业从相关企业聘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强教学能力的行业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技师或能工巧匠承担实践课程教学。近三年学校从行(企)业聘请了80余名业务骨干、管理精英讲授专业课程或指导实践类课程,年付金额近20万。
第四部分 专业人才培养
学校通过2015年“专业建设年”、2016年“实践教学改革年”和2017年“教学质量提升年”系列主题年活动,扎实开展专业内涵建设,广泛与省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相关高校、优质幼儿园开展深度合作,大力推进政府、高校与幼儿园(企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共同实施教学实训项目,共同指导学生见习、实习,实现了“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校园(企)共管”的良好局面。
一、优化课程结构
(一)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学校通过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建设,加强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合格课程—重点课程—精品课程”三级课程梯队建设,加强对课程建设的过程管理,建立健全课程检查与评估制度,设立课程建设专项基金,强化优势,凝炼特色。如学校开设了富有特色的教育类通识教育课程,即“幼教名师成长系列讲座”“幼教名师教育教学思想系列讲座”和“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系列讲座”。强化了有利于男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强化了信息技术、科学教育和体育教学课程;增设轮滑、跆拳道、武术操和足球等男性特色选修课程;依托特殊教育专业,开设了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课程等。
表2 “平台+模块”课程结构模式
课程平台 |
教学模块 |
通识教育平台 |
公共必修 模块 |
“两课”模块 |
工具性学科基础模块 |
国防与体育健康模块 |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创新创业指导模块 |
公共选修和“洞山讲坛”系列讲座) |
哲学伦理与人道情怀 |
科技发展与科学精神 |
政治法律与公民意识 |
中外文化与世界视野 |
|
艺术活动与审美体验 |
社会人生与生存智慧 |
专业教育平台 |
必修模块 |
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 |
专业技能课程 |
教师技能课程(师范类) |
选修模块 |
专业拓展课程 |
教师教育选修课程 |
综合实践教育平台 |
综合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 与能力拓展 |
专业实践模块 |
|
|
|
|
表3 幼儿园教师培养课程体系
(二)加强教学资源库建设
依托专业群,建设贴近职业岗位需求的教学课件、技能训练项目、课程素材等种类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努力打造一批校级、省级、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截止2018年9月,学校已有省级立项在线开放课程7门,校级立项在线开放课程8门。
学校重点支持品牌专业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相关教材出版。截至2018年9月,学校共有省级重点教材6部,教师出版专著、主持编写各类规划教材共77部。
学校与幼儿园共同开发《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幼儿园家长工作》《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园管理案例与评析》《儿童游戏》《钢琴基础和儿歌弹唱》《幼儿园玩教具制作》《幼儿营养与幼儿园膳食管理》等教材,直接推动了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依托“爱课程”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江苏教师教育网、教育实习管理平台等,加强了与幼儿园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对接与共享,推动了教学做一体化、理实一体化、课程模块化、内容项目化、教学方法案例化情境化等教学改革。
二、强化全程实践
学校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构建了“试岗—适岗—顶岗”的校园(企)合作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凸显实践取向,实践课时比例占到总课时的50%以上,形成了实践内容全程化、实践场所多元化(含校内与校外)和实践方式多样化的实践教学特色,提升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一)推进“三岗模式”
“试岗—适岗—顶岗”的“三岗模式”在螺旋式上升中促进学生职业能力逐步提高。全程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三模块三环节”,即课程内的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校外实践教学三个模块,每个模块分三个实施环节。校内实践教学三个实施环节主要是教育观察、课程实训、模拟教学。教育观察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重在职业认知;课程实训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重在学中做;模拟教学在第五学期,是顶岗实习前的模拟演练和核心职业能力的实践,重在将知识、技能、经验等要素转化成一定的从业就业能力。
校外实践教学三个实施环节是教育见实习、社会调查、顶岗实习。教育见实习三年全程贯穿(如师范专业的见实习安排为第一学期1周,第二、三、四学期各2周,第五学期4周),重在进行单项能力实践。社会调查每学年一次,主要安排在暑期,重在强化职业认知与职业情意。教育实习环节主要以“顶岗实习”形式,在全省133处教育实习基地进行,重在全面提升学生专业能力,逐步达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无缝对接。实习学生可以获取一定的工资,时间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为期16周。
(二)深化“课证融合”
学校按照“校园(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思路,大力推进课证融合。根据国家职业资格和技能鉴定的要求以及行业岗位标准要求,构建与职业能力体系匹配的课程体系,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课程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结合考级考证,夯实学生职业能力,大力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制度。学生毕业时可获英语、计算机、书法、声乐、舞蹈、健美操、跆拳道、营养配餐师、高级育婴师等十余项国家认证的资格证书。
(三)深化“政校企”合作
学校注重利用高校、政府、幼儿园(企业)“三方协同”机制,整合各种资源,全面加强学生培养的过程管理,注重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善创新的技能型人才。积极打造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学校幼教集团下属81所幼儿园、亲子园,每年可接纳我校实习生2000余人。2016年起幼教集团和幼乐美教育有限公司投入100多万元共同打造学校省级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徐州市星光舞校是我校合作单位,也是舞蹈表演专业学生订单培养单位,多次向学校捐资助学。学校内地西藏班幼师生和免费男幼师生全部实现订单式培养。
图1 “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
第五部分 学生发展
多年来,学校高扬“德育领先、从严治校、两代师表一起塑造”的旗帜,始终坚持面向基层一线、面向乡村、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良好的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使我校的招生与就业呈现出口畅、入口旺的可喜局面。
一、文化育人特色突出
学校加强了以“三声一影”(“三声”即书声、歌声、琴声,“一影”即舞影)与“雅卓女子学堂”为品牌教育活动的文化育人建设工程,形成了完善的主题教育月系列活动、社团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与第二课堂活动等一脉相承的文化活动育人网络。连续举办23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年度文化活动。“洞山讲坛”、“学思讲堂”以及“高雅音乐进校园”等系列学术文化活动,提升学校的文化育人功能。
2016与2017年,我校学生在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分别获得学前教育组二等奖与一等奖的好成绩,连续五年在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得学前教育组一等奖。在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我校舞蹈、合唱、音乐剧节目多次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此外在国家级和省级的声乐比赛、大学生英语翻译技能、演讲比赛、美术作品、书法作品等技能大赛中,学生也屡获佳绩。2016年有2项学生作品获得国家专利,1名同学获得“发明杯”三等奖。2017年6月,我校学生《徐州市男幼儿教师创课现状调查研究》在第十五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特等奖;2017年12月,学生创立的哗基动漫文化工作室在2017年江苏省职业学校创业能力大赛中获得三等奖;2018年5月,学生社团坚果故事屋在2018年“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
二、就业率稳定居高
我校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毕业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不断提升,近三年,师范类专业毕业生获得教师资格证的比例均在99.1%以上;音乐专业毕业生获得钢琴、声乐、吉他、古筝等证书率100%;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毕业生获得动漫设计师证的比例为100%;装饰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获得平面设计师证的比例为100%;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获得老年护理员职业资格证比例达到100%;旅游英语专业获得导游员资格证书(普通话和英语)的比例是24%;应用英语专业获取秘书(涉外)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是67%;近30%的体育专业毕业生获得裁判员证或教练员证。
学校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居高。2016-2017学年度,共计发布招聘信息3966条,举办各类校级招聘会、宣讲会34场,包括11月19举办在校园大型招聘会。共计有186家用人单位进校,提供岗位4389个。从招聘行业上看,教育类单位(包括教育机构)在数量上具有明显优势,占比86%。用人单位主要为江苏省内,占比83%。
我校2015届和2016届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分别为:99.30%和99.05%。均排在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首位,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9.07%。毕业生就业工作地域主要集中在江苏省,为91.51%;其他省份占8.49%。从就业行业上看,教育类单位(包括教育机构)在数量上具有明显优势,占比86%。毕业生对母校综合满意度为100%,所有毕业生均对母校的人才培养满意。92.11%的毕业生认为已落实的工作岗位与专业对口,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满意度为100%。
图2 2017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图3 2017届毕业生就业单位地域分析
图4 2017届毕业生省内主要就业单位城市分布
第六部分 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积极落实服务社会和地方发展的职能,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办学成效,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科学设置专业
(一)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
根据“优化结构、错位竞争、打造品牌、强化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学校坚持“为学前教育培养优秀新师资和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技能型应用人才”这一人才培养基本定位,坚持做优、做特、做强学前教育专业,倾力打造学前教育专业品牌,大力发展早期教育和特殊教育专业,稳健发展非师范类专业,重点发展老年服务相关专业,充分发挥艺术类专业发展潜力。根据各专业群不同发展方位,分类施策,强化“幼、特、老、艺”四大专业群建设,形成各专业群互相渗透共同发展的新机制,促进各专业科学发展,大力提升专业服务江苏学前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图5 专业点学生分布图
(二)打造学前教育专业品牌
针对幼教师资急缺,幼儿入园难等问题,学校夯实学前教育专业在全国领先的优势,对该专业在师资、设备、课程研发、基地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使该专业的办学实力迅速提升。该专业是江苏省A类品牌专业;是财政部、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重点建设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群是“十二五”省级重点专业群;“卓越男幼儿园教师培养与改革”项目获得教育部立项。以该专业为依托的国培项目承担着国家级、省(市)级学前教育专业师资培训工作。
该专业以幼教集团为依托,建立了“校·园合作共同体”,全面落实“岗位互聘,科研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长效机制,打造了实践基地品牌。该专业教学团队常年为徐州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幼教政策研究提供决策和咨询服务,是徐州市幼教师资培训专家库与学前教育教师资格证面试专家库主要成员。
二、招生计划完成率高
我校招生工作态势良好。2017年我校总招生计划为 1930,录取1812人。其中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专业计划为400 人,实际录取399人;内地西藏中职班计划招生80人,实录86人;高中起点三年制专科计划为1450人,实际录取1329人。2018年我校总招生计划为1930人,总录取1832人,比2017年增加20人;总录取率为91.7%。其中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计划320人,实际录取307人,录取率95.31%;内地西藏中职班计划招生80人,实录83人,录取率103%;高中起点三年制专科计划1530人,实际录取1442人,录取率94.24%。近年来新生报到率保持在94%以上。
三、服务社会能力稳步提升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创办的幼教集团发展迅速,由“十二五”初期的10所幼儿园发展到拥有幼儿园、亲子园、教育公司等81个经营实体,在园幼儿10000余人,教职工1400余人,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徐州市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成为覆盖徐州地区、深受社会欢迎、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知名品牌。曾被评为“徐州市影响市民生活的百强品牌”。集团每年接受实习学生两千余人,与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岗位互聘10余人,共建9个教学团队,共研课题,共建课程,成为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成功典范。
幼教集团服务区域不断扩展,已在苏州、南京、上海等地开办幼儿园与教育公司,在坚持开办幼儿园、亲子园这一主营业务的同时,不断拓展幼教领域的其他服务。
幼教集团作为学校的实践基地和创业基地,积极搭建集创业教育与指导、创业模拟与实践、创业服务与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创业孵化平台,为学生提供从教育教学、后勤管理、物资采购、环境卫生到申办新园、装修、招生、社区服务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创业流程,提高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
四、继续教育持续发展
继续教育工作调整结构,形成规模,提升内涵,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一)多措并举,开创培训工作新局面。竞标获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资质,承担国家级、省级培训112项,培训学员10608人次,覆盖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教育部网络匿名评估名列前茅,丰富了学校的办学层次和经验,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哺了学校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了学校发展。
(二)凝练特色,创新师资培训模式。构建“双融合、三阶段、四环节”培训模式。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相融合;由“夯实专业基础”到“转变教育行为”再到“引领教师培训”;构建“理论—实践—反思—提升”四环节课程。精心组织不同地区和类型的“国培计划”,遵循教育规律,理实相融,探索教师专业素养螺旋式提升的课程体系,跨年度、递进式综改项目和西部“组团式”培训已成为培训的品牌项目。
(三)教育帮扶,促进西部学前教育发展。学校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发展战略,以国培省培为平台,实施服务西部战略,有力支持云南、青海、新疆等地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建立青海省海南州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承担海南州教师的全员培训,结对15所“手拉手”幼儿园;与云南大理自治州签署学前教育合作备忘录,对云南省景洪市和大理州开展名师送教活动;承办西藏拉萨市幼儿园及中小学“组团式”人才培训。
(四)专业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为“徐州市幼儿教师培训中心”、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开办本科自学考试和专科学前教育,成人教育规模逐年递增,在册学生过千人,同时承担江苏省高职院校学前师资培训,逐步构建本科院校继续教育体系。
五、服务地方范围不断扩大
学校坚持服务社会战略,自觉服务于江苏省和徐州市两个文明建设,以社会服务活动为载体,通过各种平台活动不断深化学校的服务功能。
多年来,学校积极参加省农运会、省十八届运动会、省文化艺术节、市经贸洽谈会、国际胡琴节、动感彭城等文艺展演。学校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常年参与徐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等部门主办的慈善晚会、“三·一五”晚会、“五一”晚会、“七一”晚会和国庆晚会等活动,多次参加徐州经济开发区政府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为促进地方文化发展助力。
志愿服务做到与专业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轨道。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积极与小学、幼儿园、培智学校、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艺术培训中心等进行合作,获得了检验知识和锻炼能力的良好机会,促进了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学校现有学生社团97个,注册青年志愿者4500余人。广泛开展与农村幼儿园手拉手活动;举办文艺下乡实践活动;组织走进社会,服务社区的公益性活动;举办暑期社会实践“百件好事评比”等活动。近年来学校多次被省市共青团组织授予“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和“一团一品”等荣誉称号。团中央社会实践部领导两次来徐州视察我校志愿服务基地,听取我校志愿服务项目汇报,并给予高度评价。
根据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指标分析,我校在办学基础能力、“双师”队伍建设、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发展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能较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为徐州市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为徐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在坚持走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发展道路的基础上,努力办好一所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的高水平有特色全国一流幼专,成为全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重要基地。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二〇一八年九月